标签“文言”的相关文档,共13条
  • 高中语文专题之文言文一词多义全汇总

    高中语文专题之文言文一词多义全汇总

    1.安:★怎么(安求其能千里也)★养(衣食所安)2.卑:★低下(非天质之卑)★身份低微(先帝不以臣卑鄙)3.备:★周全、详尽。(前人之述备矣《岳阳楼记》)★具备。(一时齐发,众妙毕备《口技》)★准备。(犹得备晨炊《石壕吏》)4.被:★影响(被于来世)★同“披”,穿(皆被绮绣)5.鄙:★边境(蜀之鄙有二僧《为学》)★鄙陋、目光短浅(肉食者鄙《曹刿论战》)★出身鄙野(先帝不以臣卑鄙《出师表》)6.毕:★尽(毕力平险《愚公移山》)★全部(...

    2024-05-24 14:00:2468043.59 KB92
  • 高中语文:文言文中出错率达90%实词

    高中语文:文言文中出错率达90%实词

    1.官人疑策爱也,秘之。【爱】误:喜欢正:吝啬【译文】过路的官人怀疑陈策舍不得骡子,便把它藏了起来。2.有功故出反囚,罪当诛,请按之。【按】误:按照正:审理【译文】徐有功特意开脱谋反的人,论罪应当处死,请审理他。3.高祖遣使就拜东南道尚书令,封吴王。【拜】误:拜见正:授予官职【译文】高祖派来使者授予(杜伏威)东南道尚书令的官,封他为吴王。4.府省为奏,敕报许之。【报】误:报告正:回复【译文】有关部门为...

    2024-05-23 22:42:4181529.98 KB99
  • 初中语文文言文中常见通假字梳理

    初中语文文言文中常见通假字梳理

    七年级(上)1.尊君在不不同否,意思:用于疑问句句末表示询问。2.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说同悦,意思:愉快。3.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同又,意思: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。4.其人舍然大喜舍同释,意思:解除、消除。七年级(下)5.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!邪同耶,意思:语气词。6.无他,但手熟尔尔同耳,意思:相当于“罢了”。7.徐以杓酌油沥之杓同勺,意思:勺子。八年级(上)8.略无阙处阙同缺,意思:空隙、缺口。9.蝉则千转不穷转同...

    2024-05-09 19:06:00179913.79 KB114
  • 语文常考18个文言虚词用法+教材实例

    语文常考18个文言虚词用法+教材实例

    常考的18个文言文虚词为:而、何、乎、乃、其、且、若、所、为、焉、以、因、于、与、也、则、者、之。文言虚词包括代词、副词、介词、连词、助词、叹词。1.而解释句中“而”字的意义和用法。1.图穷而匕见________《荆轲刺秦王》2.宗受而藏之于庙________《伶官传序》3.温故而知新________《论语》4.入于太庙,还矢先王,而告以成功________《伶官传序》5.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________《游褒禅山记》6.赵尝...

    2024-04-30 19:50:57130834.37 KB155
  • 初中语文文言文一词多义全汇总

    初中语文文言文一词多义全汇总

   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全汇总1.安:★怎么(安求其能千里也)★养(衣食所安)2.卑:★低下(非天质之卑)★身份低微(先帝不以臣卑鄙)3.备:★周全、详尽。(前人之述备矣《岳阳楼记》)★具备。(一时齐发,众妙毕备《口技》)★准备。(犹得备晨炊《石壕吏》)4.被:★影响(被于来世)★同“披”,穿(皆被绮绣)5.鄙:★边境(蜀之鄙有二僧《为学》)★鄙陋、目光短浅(肉食者鄙《曹刿论战》)★出身鄙野(先帝不以臣卑鄙《出师表》)6.毕:★尽(毕力...

    2024-04-30 14:11:4877038.13 KB38
  • 初中语文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全汇总

    初中语文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全汇总

   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全汇总1.安:★怎么(安求其能千里也)★养(衣食所安)2.卑:★低下(非天质之卑)★身份低微(先帝不以臣卑鄙)3.备:★周全、详尽。(前人之述备矣《岳阳楼记》)★具备。(一时齐发,众妙毕备《口技》)★准备。(犹得备晨炊《石壕吏》)4.被:★影响(被于来世)★同“披”,穿(皆被绮绣)5.鄙:★边境(蜀之鄙有二僧《为学》)★鄙陋、目光短浅(肉食者鄙《曹刿论战》)★出身鄙野(先帝不以臣卑鄙《出师表》)6.毕:★尽(毕力...

    2024-04-30 14:11:48163838.63 KB262
  • 初中语文考试18个文言虚词经典用法解析清单

    初中语文考试18个文言虚词经典用法解析清单

    而1、用作连词。可连接词、短语和分句,表示多种关系。(一)表示并列关系。一般不译,有时可译为“又”。如:蟹六跪而二螯。(《劝学》)(二)表示递进关系。可译为“并且”“而且”。如: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。(《劝学》)(三)表示承接关系。可译为“就”“接着”,或不译。一夫作难而七庙隳,身死人手(《过秦论》)(四)表示转折关系。可译为“但是”“却”。如:青,取之于蓝,而青于蓝。(《劝学》)(五)表示假设...

    2024-04-20 22:32:58130623.62 KB262
  • 初中语文18个文言虚词经典用法解析清单

    初中语文18个文言虚词经典用法解析清单

    而1、用作连词。可连接词、短语和分句,表示多种关系。(一)表示并列关系。一般不译,有时可译为“又”。如:蟹六跪而二螯。(《劝学》)(二)表示递进关系。可译为“并且”“而且”。如: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。(《劝学》)(三)表示承接关系。可译为“就”“接着”,或不译。一夫作难而七庙隳,身死人手(《过秦论》)(四)表示转折关系。可译为“但是”“却”。如:青,取之于蓝,而青于蓝。(《劝学》)(五)表示假设...

    2024-04-20 22:32:5862329.2 KB291
  • 高中语文:18个文言虚词经典用法解析清单

    高中语文:18个文言虚词经典用法解析清单

    而1、用作连词。可连接词、短语和分句,表示多种关系。(一)表示并列关系。一般不译,有时可译为“又”。如:蟹六跪而二螯。(《劝学》)(二)表示递进关系。可译为“并且”“而且”。如: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。(《劝学》)(三)表示承接关系。可译为“就”“接着”,或不译。一夫作难而七庙隳,身死人手(《过秦论》)(四)表示转折关系。可译为“但是”“却”。如:青,取之于蓝,而青于蓝。(《劝学》)(五)表示假设...

    2024-04-13 22:01:1452227.65 KB212
  • 高中语文文言实词分类归纳总结

    高中语文文言实词分类归纳总结

    一.家居生活孤:幼年失去父亲;孤独;封建君王自己的谦称。家:安家;大夫统治的地方。归:女子出嫁;返回;归还;归附。适:女子出嫁;到------去;适合,适宜;恰好。事:侍奉;为------服务;从事,做。先:祖先,上代;已经死去的,如先考妣;称古代的人;先于,前于;首要的事情。作:起身,起来,如“虽少,必作”;创作,制作,如“仲尼戹而作《春秋》”二.学习修养为人工:擅长。工擅文。厉:磨练,磨砺;勉励,激励;...

    2024-04-13 20:02:29109023.63 KB96
  • 高中语文:文言文中常见的60例通假字

    高中语文:文言文中常见的60例通假字

    1.案:通“按”,审察,察看,动词。召有司案图,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。(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)2.罢:通“疲”,疲劳,形容词。罢夫羸老,易子而咬其骨。(《论积贮疏》)3.颁:通“斑”。颁白,头发花白,形容词。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。(《寡人之于国也》)4.板:通“版”,字版,名词。板印书籍,唐人尚未盛为之。(《活板》)5.倍:通“背”,背叛,忘记,动词。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。(《鸿门宴》)6.被:①通“披”,穿着,动词。闻妻言,如被冰雪。(《...

    2024-04-13 20:02:10120122.55 KB149
  • 初中语文必背18个文言虚词「速记口诀」

    初中语文必背18个文言虚词「速记口诀」

    1.于【速记口诀】自从由于和对于,在给向到被和比【谐音】自从鱿鱼和对鱼,再给向导杯和笔【奇思妙想】记忆时同学们要这样联想:我们去海南旅游,自从向导带我们买了便宜鱿鱼和对鱼(在内地百元一斤,在海南却只要五角钱一斤),我们非常开心,不仅感谢的话说了一箩筐,回来后我们再给向导送了一个杯子和一支笔。大热天她帮我们讨价还价,一口水都没来得及喝,所以送个杯子给她喝水。送笔的原因,是我们这群人竟然没人会写表扬...

    2024-02-28 16:33:44160527.86 KB97
  • 蜀道难文言知识点总结

    蜀道难文言知识点总结

    蜀道难文言知识点总结一、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字的通假意义。所守或匪亲。“匪”,同“非”,不是。二、找出下列句中含古今异义的词,并解释其古今意义。地崩山摧壮士死。壮士,古义:年轻强壮的力士;今...

    2023-11-04 18:20:5674136.89 KB22
确认删除?
VIP会员服务
限时5折优惠
回到顶部